特约撰稿人 陈建波 通讯员 周睿 全媒体记者 李静
刘汉青是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(以下简称附中)的校长.他注重差异化教育,重视学校的文体教育,学校涌现出了一批文体优等生;在校级活动中,让学生"挑大梁"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.
大胆让学生在活动中"唱主角"
附中每年要举办多场文化活动.如成人礼、冬季文艺汇演、"红歌演唱会"等,多彩的文化活动,丰富了学生生活,陶冶了学生情操.
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,这些校内大型活动几乎全由学生主导,教师只起辅助作用.如每学期的开学典礼,从方案策划到活动执行,都由学生担纲,教师则坐在台下,服从学生安排.就连庄重的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,中间除了作为校长的刘汉青上台致辞外,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."学生没有组织活动的经验,能组织好大型活动吗?万一干砸了咋办?"当得知大型活动由学生主导时,不少教师提出质疑.对此,刘汉青大手一挥:"放手让他们干,只要教师事前做好必要指导,活动办砸了,责任由我来担!"学生们没有让他失望,不仅办得有模有样,还有很多"精彩一刻".
特色教育让每个学生"发光"
"扬长避短,错位竞争,特色发展"是刘汉青坚持的办学思路.
2018年2月26日,受省委宣传部邀请,附中学生原创节目《花木兰》走进全省元宵晚会.这是刘汉青一贯重视音乐与文学教育的结果.
每年春季的"五月诗会"旨在激发师生的创作激情,提升其文学素养.如今,这一活动已形成人人参与、班班原创的品牌活动.
古典音乐、特色健美操、传统书法、特色龙舟……一项项特色教育,在刘汉青的带领下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,附中每年都有很多学生通过体育比赛升入知名大学.
近年来,在市级足球比赛中,附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.该校樊静雨同学还入选全国青少年夏令营.学校的足球运动员都获得了二级运动员证书,拿到了国家高水平运动员单独招生、特殊招生的敲门砖.
附中的龙舟和划艇项目水平都位居全省第一方阵.2018年8月举行的全省运动会中,附中独立组建了龙舟、皮划艇、健美操、啦啦操、跆拳道等5支队伍,代表襄阳市出征.
刘汉青坚守"为每位学生搭建成功平台"的教育观念,鼓励学生敢想敢拼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.
做研究型教育管理者
近年来,附中积极参加"授渔计划""春笋助学"等公益助学活动,捐助善款共计120余万元,500多名贫困学子获得资助;为全市千余名贫困中职生募集善款600万元,解决了他们的生活费问题.这是刘汉青以公益活动为抓手,推进"大思政"教育的积极尝试.
刘汉青长期致力于新高考政策的研究,承担了省教育厅《湖北省新高考考试招生政策解读》编著任务;根据附中实际,组织编撰了《新高考学习资料汇编》内部资料;此外还负责全市新高考"襄派教育家"专题研修工作.他带领学校教师撰写的校本教研成果《〈我是这样做教师的〉教师论文集》、《成语襄阳》都已出版.
成为全国学校品牌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后,刘汉青在北京、山东和浙江开展学术讲座三场.他承担了两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任务,已初显成效,部分成果已发表.他挖掘提炼学校"龙舟教育"、文学教育、困难学生帮扶等方面的经验被《光明日报》推介.
(<特色教育探索者:记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刘汉青>来源襄阳日报,版权归原作者或襄阳日报所有,转载请注明原文来源出处,本文链接:http://www.cjszwx.com.cn/jiaoyu/minshi/2020233878.html)